医学院 新闻动态
在肿瘤免疫治疗与免疫疾病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的今天,全球科学家正积极探索新的免疫学机制与治疗策略。由西湖大学医学院联合科望医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分子免疫学专业分会及BiG主办的国际免疫创新研讨会,将于9月29日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重磅启幕。
本次研讨会云集了来自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西湖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将围绕T细胞工程、髓系细胞机制、肿瘤微环境、CRISPR 免疫靶点、树突状细胞与粒细胞功能、转化医学策略等多个方向,全面展现了免疫治疗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
下面,就带大家走进这些重量级的讲者嘉宾!

大会嘉宾介绍:嘉宾介绍顺序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名:
董晨博士
西湖大学
董博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的讲席教授,同时担任副校长和医学院院长。董博士长期研究CD4T细胞功能调控。在2005年独立发现了Th17细胞,并随后鉴定了调控其分化的关键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了表观遗传学和发烧调控Th17功能的机制。Th17的发现彻底改变人们对炎症疾病的认识并催生了系列相关疾病的多种临床治疗。董博士1996年获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学位,是国际免疫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学者。
傅阳心博士
清华大学
傅博士是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肿瘤学科带头人。1990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博士学位,曾在华盛顿大学接受住院医师培训,先后任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及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冠名教授。2021年全职回归清华,任医学院肿瘤中心主任。傅博士长期致力于肿瘤免疫学研究,在Science、Nature、Nature Medicine 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引用逾61,000次,H-index 126,自2019年起连续入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在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前药、蛋白疫苗等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成果,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转化,具有国际影响力。
Thomas Gajewski
博士 芝加哥大学
Gajewski博士是免疫治疗领域的著名学者,他是本-梅癌症研究部艾伯维基金会癌症免疫治疗教授、芝加哥大学病理学和医学系教授,以及芝加哥大学综合癌症中心免疫学和癌症项目的负责人。Gajewski博士主要从事T细胞活化及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并致力于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早期和转化医学研究。Gajewski博士还专注于利用关于免疫系统调节机制的实验室数据开发新型临床研究,指导其他癌症的免疫治疗。
   Philip D.Greenberg
博士 华盛顿大学
Greenberg博士是弗雷德·哈金森癌症中心免疫学项目的负责人。Greenberg博士的实验室致力于阐明宿主T细胞对感染性病毒和转化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研究。对致病性病毒感染和肿瘤的T细胞反应分析表明,反应性T细胞在遇到抗原后往往会变得无能或功能失调,正在探索这些缺陷的基础,并评估通过使用表达新蛋白、显性负性蛋白或RNAi的载体对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来恢复和增强T细胞功能的分子策略。
胡小玉博士
西湖大学
胡博士现任西湖大学医学院教授、副院长,曾任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研究内容聚焦组织驻留髓系免疫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功能,关注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两类群体。她曾获得多个奖项包括国际细胞因子协会青年女性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美国关节炎协会青年学者等。
黄志伟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黄博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教授、主任,生命科学中心主任。2008年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免疫学博士后研究,2012年回国建立独立实验室,致力于适应性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其团队结合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病毒学与小鼠遗传学等多学科手段,系统研究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CRISPR-Cas与Anti-CRISPR系统、微生态病毒群的调控机制,并探索结构基础上的药物靶点开发,为感染性疾病与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卢宏韬博士
科望医药
卢博士科望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董事会董事,拥有20余年免疫学与新药研发经验,研究领域涵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神经科学。在创立科望之前,他参与创建再鼎医药并任执行副总裁,负责研发战略,建立了多个创新的肿瘤免疫管线。此前,卢博士在葛兰素史克创立并领导神经免疫部门(NI-DPU),带领70余人团队将多项项目从临床前推进至临床。更早前,他曾任职于Berlex Biosciences及美国拜耳公司,从事肿瘤与自身免疫疾病靶点研究。卢博士获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调控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科学院院士Richard A. Flavell教授指导下,于耶鲁大学医学院及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聚焦T细胞分化机制。
Jason John Luke
博士Strand Therapeutics
Luke 博士现任 Strand Therapeutics 首席医学官,是公认的癌症免疫治疗与药物开发专家。加入Strand前,他曾任匹兹堡大学医学副教授、免疫治疗与药物开发中心主任及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临床研究副主任,并在芝加哥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及哈佛医学院担任过学术和临床职务。Luke博士毕业于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爱荷华大学(微生物学学士),完成了波士顿大学住院医师培训及威尔康奈尔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肿瘤学研究员训练。
黄来源博士
西湖大学
黄博士现任西湖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9年起在新加坡免疫研究院(SIgN)建立独立团队,2023年起任上海市免疫治疗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免疫系统中心主任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专注于髓系细胞的发育、动态行为及组织适应机制研究,并在该领域做出系统性贡献。黄博士已在《Science》《Immunity》等顶尖期刊发表多项突破性成果,并连续五年(2020–2024)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在国际免疫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Arlene Sharpe
博士 哈佛医学院
Sharpe博士是国际著名免疫学家,哈佛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她在T细胞共刺激信号、尤其是CTLA-4与PD-1通路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为“免疫检查点抑制”癌症疗法奠定了核心科学基础。Sharpe 教授现任Dana-Farber/Harvard癌症中心肿瘤免疫项目负责人,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医学院双院院士,曾荣获Coley奖、Alpert奖、SITC Smalley奖等多项国际免疫学大奖。她已发表超400篇论文,连续十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杨璐涵博士
启函生物
杨博士是启函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曾任eGenesis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官,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共同发明人之一。其团队率先将CRISPR技术成功应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建立了多位点(高达62个)同时编辑的技术体系,为基因治疗和异种器官移植奠定了关键基础。杨博士拥有北京大学生物学与心理学双学士学位,并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得人类生物学与转化医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前沿基因编辑技术的转化与产业化。
张进博士
浙江大学
张博士现任浙江大学长聘教授、“求是”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和医学中心良渚实验室核心PI。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11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曾于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多能干细胞研究,并任美国安进公司科学家,负责iPS新药靶点筛选平台建设。目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分子机制,干细胞分化免疫细胞以及体内编辑的工程化CAR免疫细胞及其应用。
周挺博士
西湖大学
周博士现任西湖大学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随后在耶鲁大学开展肿瘤免疫相关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西湖大学,建立独立实验室,聚焦肿瘤免疫和组织免疫学。其团队主要研究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动态调控及细胞因子治疗机制,致力于推动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突破。
详细会议日程如下:

我们期待通过本次学术与产业的深度对话,推动更多突破性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全球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注册报名。本会议实行审核制,无注册费,通过后您将收到确认参会短信。

                
                        
                    












			
								
							
								
							
								
							
								
							
								
							
								
							
							